发表于 11/08 06:30 约8分钟
中国由弱到大已经不易,未来由大到强是更为艰巨的一件事情,是向高水平高层次冲击。
◆ 首先,中国外交将稳中求进,为新时代国内的全面深化改革服务。
◆ 其次,中国将继续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之路。
◆ 第三,中国外交的视野将更为广阔,立意将更为深远。
◆ 第四,未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坚持两大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论断表明,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环境中,进入了实现民族复兴和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期。十九大报告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国际形势和时局的冷静判断和充满辩证思维的分析。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十九大后的中国外交不会改变和平发展的性质,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国际社会更加繁荣稳定,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首先,中国外交将稳中求进,为新时代国内的全面深化改革服务。中国对自身实力和发展阶段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中国由弱到大已经不易,未来由大到强是更为艰巨的一件事情,是向高水平高层次冲击。
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将长期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聚焦于发展变革、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定位是冷静而现实的,中国外交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外交,但是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同样应对世界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世界也期待中国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的体量、规模、发展路径和发展成就决定了中国变量的国际影响和全球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力也要求中国在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正面作用的领域和事务上发挥积极的主动作用,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顺应时势、谋势造势,比如推动经济全球化,应对气候变化,共同致力于发展模式和发展领域的创新,共同应对人类重大威胁和挑战等。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在不断释放推进世界变革的正能量,发挥一个新兴大国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中国将继续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之路。十九大报告释放了坚定而清晰的和平发展信号,这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客观发展的必然。
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中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中国将继续采取更具有合作性和互利性的对外政策,更好地促进内外政策的协调互动,在动态平衡中解决好对外依存与战略自主性的关键问题。中国绝不会采取掠夺或扩张式的对外政策,也坚决反对任何大国推行殖民和霸权政策。
和平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主要诉求,但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以牺牲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绝不让步的坚定主张是一贯的、也是持续的,坚决反对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和分裂国家的行为和势力,并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第三,中国外交的视野将更为广阔,立意将更为深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展现中国自身对于人类发展的责任。
未来的中国外交将更注重系统整体的设计,不囿于个别局部问题而制定国家政策,是将热点问题、国与国之间的纠纷置于一个更大的和平发展的布局和框架之下。换句话说,我们不是针对局部热点问题来驱动国家外交政策的发展,而是通过更加面向全球、面向人类发展重大问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整体外交布局,立足于从长远和机制化的方式来推动世界和平,以标本兼治的方式来缓解和解决局部争端。不仅从与自身相关的利益看待国际关系,也从与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相关的利益来看待和处理国际关系。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存共荣的紧密关系将会进一步拓展。中国将在推动人类社会更加公正均衡发展、国与国互利共赢的进程中实现新时代的飞跃。中国将在全球治理等世界性难题中发挥更大作用,向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四,未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坚持两大抓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其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是说未来的中国外交将致力于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传统国家关系的创新问题,一个是应对人类共同发展的问题。
首先是新型国际关系。在十九大报告中,我们没有以国别界定所谓的假想敌或假想国威胁,而是致力于与所有国家发展“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突出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
中国是大国,大国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如何发展大国外交,就是要致力于新型国际关系探索,破解包括“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在内的一系列危机与陷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就是既要解决守成国与崛起国必然发生冲突与战争的历史悖论,也要解决国强必霸、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想要避免零和博弈,希望实现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尤其是大国与小国关系方面,不因其小而轻视,也不因其大而对立,试图走出与传统大国不同的道路,做出不同的选择。中国将坚决摒弃殖民主义、势力范围和传统结盟那样的将自身繁荣建立于别国贫困、将自身安全建立于别国担心和不安全之上的做法。
其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八大后提出的,在十九大中得到了充分强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和平合作外交的一种深度的延续和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中国在变大变强之后要做什么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是符合人类未来发展远景的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涉及国际机制、多边外交、人类共同发展议题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包括在体制机制建设上的创新,传统的国际组织的完善与变革,新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创立,经济全球化的有效推动。过去这些年,中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参与和主办各类国际高峰论坛,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方案等,这一切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开创了新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对于人类发展方向的共识,对于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的积极应对。它不是空泛的而是聚焦的,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十分具体的。中国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张将为国际关系新秩序、新格局、新气象发挥十分重大的助推作用。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对国际社会存在的诸多挑战和问题有着高度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为中国外交的发展指明了明确而切实的方向。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不可替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变量给世界带来的将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福音,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30%,还将继续释放更多的和平红利和发展红利。(编辑:任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