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成功范例
2019年02月12日 09:15:00 来源: 《红旗文稿》2019/03 作者: 曹培强
[复制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们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在中国的引领和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有力促进了包容性增长,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互利共赢、包容性增长的世界发展大势
2018年8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这番讲话清晰地阐发了“一带一路”秉承的开放合作、平等协商、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增长理念,有力地回应了国际上个别国家的担心和疑虑。
1.“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包容性增长理念。“包容性增长”是2007 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理念,核心要求是崇尚公平正义,打破垄断,创造平等,缩小区域差距,寻求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平衡、协调、可持续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达沃斯论坛年会演讲中提出,要用“四大对策”解决“三大矛盾”,实现包容性增长,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针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治理滞后和发展失衡三大矛盾,提出以创新驱动增强活力,以协同联动促进开放,以公正平等实现共赢,以和合包容推动普惠的“四大对策”,其核心就是推进包容性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倡公平、合理、均衡地分享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成果,提倡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保护主义,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
2. “一带一路”推进包容性增长的魅力指数在上升。近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取得丰硕成果,实现多方共赢,目前已有122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合作协议。2018 年,就有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签署文件总数达到 170 多个。在2019年1月10日的“一带一路”巴黎论坛第二届会议上,数百名法国听众表现出诚恳的善意和热情。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已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800多亿美元,为沿线国家创造了24万多个工作岗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8年访华时就呼吁“整个欧洲”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英国、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纷纷释放参与合作的信息,“一带一路”全球影响力和感召力正在持续增强。
3.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出现的错误论调折射出某些西方国家复杂矛盾的心态。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就不时有诸如 “地缘政治扩张论”“新殖民主义论”“新马歇尔计划论”“规则破坏论”“经济掠夺论”“债权帝国主义论”等五花八门的论调出现。这些质疑更多地将“一带一路”倡议与规则、债权等西方国家惯常的思维结合起来,折射出某些西方国家对维护自身全球事务主导权、话语权的一种焦虑。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对自由贸易、多边贸易形成巨大冲击。10多年来,G20 成员国推出的保护主义政策就有3500 多项,其中80%以上还在实行中。有些西方国家自己不愿意做,又不愿意让其他国家成功。从本质上看,一些人和势力无视中国对包容性增长的贡献,刻意曲解、抹黑中国倡导的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目的就是制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立和矛盾,阻碍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协同发展。
二、“一带一路”是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理念、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
1.“一带一路”倡议以包容性增长打造新型经济全球化。一是遵循了开放包容原则。“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沿线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在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目前,“一带一路”6大经济走廊沿线的64个国家,就有8个为最不发达国家、16个为非WTO成员国,24个国家的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带一路”对其平等开放、一视同仁、求同存异。
二是遵循了差异协同原则。“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由差异向协同发展。2014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上指出:“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区是尊重差异、互通有无、协同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国在24个沿线国家在建合作区82家,累计投资约29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税收超过20亿美元。2018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创历史新高。
三是遵循了合作共赢原则。“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五大抓手,促进企业、市场和社会参与区域、国家和全球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消除传统经济全球化的“贫困陷阱”和贫富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目前,中非合作及“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进入到了“工笔画”阶段。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了600亿美元支持额度的“八大行动”计划,共有28个非洲国家在峰会上签署合作文件,加上先前签署的国家,总数达37国,即将在非洲大陆实现全覆盖。
中国约400多家企业投资60多亿美元在非洲建设了25个经贸合作区,雇佣当地员工4.1万多名,产值约18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收9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正积极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精准对接,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包容性增长。
2.中国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向世界发出共赢发展、利益共享、包容性增长的时代召唤。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了“恢复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建议。在2017 年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张共赢发展、利益共享,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反对国强必霸、一家独大、赢者通吃;主张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开辟增长新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塑造发展新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汇聚多方发展的合力;倡导并建立全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联盟。2018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其中有58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占参展企业总数近1/3。“一带一路”作为面向世界的宏大倡议,已经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改革发展机遇、促进并引领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建设对推进包容性增长作出巨大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新领域和对外合作新模式,为构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有力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包容性增长。
1.“一带一路”为包容性增长创造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一带一路”建设按照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建立了开放、均衡、包容、普惠的区域合作平台。通过“五通”推进协调统筹全方位务实合作,在成果上实现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积极推进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制定愿景规划、提出重大倡议等一系列区域合作。在“一带一路”大区域框架下有相对集中的小区域合作,在区域发展中就建立了6大经济走廊,涉及人口约 44 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63%。在选择项目时不仅注重“高大上”,也不忽视“小而美”。比如,巴基斯坦的萨希瓦尔电站建成后,可以解决1000万人的用电。蒙内铁路通车后,为肯尼亚提供了几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在推动区域和国家间包容性增长中,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
2.“一带一路”为推进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公共产品。目前全球公共产品不足的矛盾制约着部分国家和区域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针对国际金融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支持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与多边开发银行搭建资金融通平台。亚投行成为按照国际高标准运行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正式运行3年多来,成员从建立时的57个增加到93个。2018年贷款额达33亿多美元,带动了165亿美元的投资,涵盖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在“丝路明珠”工程中,中国企业在 24 个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区 82 家,投资达 290 亿美元。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到2027年“一带一路”建设总投资将达1.3万亿美元,覆盖45亿多人口,占全球GDP的近60%。 “一带一路”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全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提供了公共产品。中国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7个自贸协定,涵盖38%的对外贸易额,目前正与28个国家商谈13个新的自贸协定。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建立了沿线国家包容性增长的公共产品供应新格局。
3.“一带一路”以包容性增长完善了新的国际治理体系。一是拓宽了全球治理新空间。“一带一路”建设将沿线国家链接起来,激发了巨大的潜力和活力,为全球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新理念。“一带一路”不断增信释疑,使包容性增长理念逐步成为国际共识,“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已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成果文件,坚定了国际社会开放包容、协同合作、共担风险的决心。三是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动力。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坎坷,社会心态和发展思路偏向于保守。中国直面经济全球化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互补性转化为包容性增长的活力、动力和合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德国前总统霍斯特・科勒评价,“一带一路”倡议非常符合时机,是更好的经济全球化标杆。中国发挥贸易和投资大国优势,以开放的胸怀持续向世界释放发展正能量。英国财政部前副大臣利亚姆・伯恩也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将是未来 10 年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推动力。可以期待,即将于今年4月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包容性增长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增添新的更大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