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章205个字,成就无数帝王将相,亦可成就你我
作者:胡绍宏(赢正研习社社长)
近几十年来,教你成为亿万富翁的“成功学”大行其道,而成功创办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推崇的却是来自2000多年前的中国传统智慧,成就过无数帝王将相的成功哲学――《大学》之道。
他的经营哲学集中到一点就是:“敬天爱人”,正是《大学》中所说的:在明明德,即掌握和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和原理;在亲民,即能够帮助他人,为他人创造价值。
国学智慧近些年开始备受追捧,但因为我们的教育有很长时间缺乏对传统智慧的深度解析,一般人往往不能真正理解国学智慧的精髓,无法让传统照进现实。
古人的成功之路
古代也有个职场,董事长是皇帝老儿。
老百姓为了能够进入职场,为皇帝打工,同时服务社会,也要经过10年寒窗苦读,研修专业教材――“四书五经”,然后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
为了让大家明确学习成长、服务社会的目的,了解如何才能一步步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大学》。
很多向佛之人喜欢誊抄《心经》,因为其短小而博大,只有264个字,却概括了佛理的精髓。其实,在传统国学经典中,有一篇文章的第一章,只有205个字,我个人认为,堪称儒学中的《心经》,那就是:《四书五经》之首,《大学》的第一章。
它概括了古代“职场”的成功哲学和基本法则,用现代的语境去解读,同样堪当现代“职场”成功的基本准则,个人读懂了可以改变一生,企业读懂了同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中国古代2000多年来,无数的帝王将相莫不是以《大学》之道来指导自己的成长。
大道至简,我个人甚至认为,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大学》第一章这段话的意思,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核心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
《大学》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的文章,全文也才几千字,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距今已经2000多年。
经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之后,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成为的古代读书人的人生指南,并跃升为“四书”之首,被尊为“帝王之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极大地影响着无数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被奉为人生治学之圭皋,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为它揭示了成功的基本哲学。
我们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何况是治理一个企业?因此,《大学》所谓的“帝王之学”,对当今的商业社会从政、经商都有着同样的指导意义,他们遵循的基本法则都是一样的。
个人追求事业成功应该制定怎样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应该遵循怎样的法则?掌握哪些根本要素?远大的目标如何才能一步步逐渐实现?
世界上只有这一段话能完整的揭示成功的本质和规律――那就是《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第一章。
经过仔细的解读之后,我培训过的很多企业现在的晨会都要背一遍――这比好多企业背诵《弟子规》、《羊皮卷》更有实际的成长和成功的指导意义。
自古至今无人例外的成功哲学――《大学》之道
《大学》第一章原文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总共6句话,之所以被普通老百姓忽略,一是因为老百姓都认为这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与小老百姓的工作生活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二是现代职场多以商业竞争为主,感觉《大学》讲政治、道德多一些,更适合从政的公务人员去学习。
而更多的原因则是我们能看到的各种《大学》读物,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字面意义去解读。
那么,从此刻起,我们不妨换一个新的角度,站在现代商业社会背景及语境之下重新解读这段话,你会有一个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视野――原来,这些话说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明了的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和原则。
第一句话:成功的三大目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传统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新解】
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目的是:
第一,为了明白事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让自己变得有本事;
第二,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帮助更多的人得到改善,获得幸福;
第三,进一步不断完善自我,追寻尽善尽美。
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莫不过于此。
事实上,在人生目标和企业目标上,它讲了3个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成功的第一目标:明明德――创造自我价值
――通过修身,自我成长,让自己变得有本事,创造自我价值。
这句话的理解关键在于这个“德”字。
在古代,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唯一的职场就是考取功名,学而优则仕,步入官场,成为管理者,管理的主要关键在于“以德服人”、“德行天下”,所以要想服务好君主、国家和社会,需要“明明德”。
在农耕时代,生存技能相对简单,从小耳濡目染,10来岁就能够掌握基本的劳作技能,除了进入官场之外大量学习之外,其它的工作都没有被看做入流的职业,所以有三教九流之说。
但现代商业社会,人们生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越来越复杂,甚至很多工作仅靠专科、本科所学的那点能力都不够了,于是有了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等等。
所以,古代求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明明德”,而现在求学,就不能局限于道德的“德”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明白更多的道理,学习大量的知识。
时至今日,“明明德”的外延必须加以拓展。因此,在本书中,我认为“明明德”应该理解为:明白事理,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既要掌握为人处事的能力,更要掌握适合自己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个人和企业所有的学习都在于此。
所以,我们为了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必须首先要学习两大技能:
第一,学会做人,这是传统的“德”字所代表的层面,所以要“明明德”。
第二,学会做事,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深入的探寻原理,了解本质,可以称之为“明明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某个工作领域建立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本事,就没有高价值。
总之,我们需要“明白事理”――这是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也就是在后文中提到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第一个目标――修身,完善自我,成长自己,让自己变得有本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成功的第二目标:亲民――传递并交换价值
――利他,能够帮助他人,传递并交换价值。
亲民,也做“新民”,帮助他人改善,使人弃旧图新。
在古代,帮助老百姓的关键除了社会制度层面之外,更多的可能主要是帮助他们脱离愚昧,提升品德,使社会更加和谐,因此,“亲民”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他人从思想上弃旧图新。也就是说,古代的读书人自己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还得要学以致用,去帮助更多的人也一起进步。
这是“亲民”的基本意义――教化他人,使人进步。
在前文中讲现代企业管理的时候也提到了,作为管理者,你的成功都与帮助他人成长有关――企业发展需要打造团队、培养人才,这是典型的“在亲民”,帮助员工“弃旧图新”。
而更进一步的理解,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都需要具备“亲民”的作用。
作为员工,要能够将自己通过“明明德”所创造的自我价值体现出来,就是要能够应用到工作中去,帮助企业、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有问题的过去是“旧”,解决了问题之后的新局面是“新”,也是一种帮助他人“弃旧图新”。
作为企业,我们通过企业创造的产品或服务帮助客户,比如说将软件升级,将手机换代,购买更先进的设备,品质更高、外观更美的产品,这也是“弃旧图新”。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才华本身毫无用处,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碌碌无为,通常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读懂了“在亲民”几个字,理解了德鲁克的这句话,我们就会找到答案,重新反省自己的问题。因为才华只有应用于实践之中,并且帮助到他人才有意义。一味的盲目追求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作为个人,脑袋里知识装得多当然有必要,但如果这些知识仅仅以储存量的大小来衡量,而不能积极的付诸行动来解决具体的工作问题,通过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帮助到他人,你的价值也就充其量只相当于一个装载了大量信息的“移动硬盘”,而且很难超过1G的信息量,在别人眼里,还不如“百度一下”来得更快、更多,打开搜索引擎,什么都可以马上知道答案。
现在我发现很多人在和朋友、客户聊天的时候,遇到自己没有听说的事件或概念,为了不被别人看轻或闹笑话,都会借机偷偷用手机搜索一下,然后也能跟别人对上话了。可见脑袋里记忆多少信息都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整合这些信息,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为企业,你的产品质量再好,如果没有人需要,那也只能成为库存、废品和负债。
有没有价值,不是自己说了算,关键在于能不能帮助到他人(企业、客户、亲友)。
没有一个创业者创业之时不是自认为自己的产品一定是有巨大市场的,但市场并不一定这么看你。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品牌都曾经位居世界销量第一,现在基本退出市场。试问,他们最后的那一批手机生产出来之时,公司的决策层是不是认为自己的产品即使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至少也是世界上一流的产品?
所以,无论个人还是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实现第二个目标:在亲民,在于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商业社会的本质:利他,方能利己
在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前,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一群人想要过得更富足和幸福,更多的是通过掠夺的方式获得:一是占有别人的土地资源,二是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比如奴隶时代,奴隶只是一种劳动工具,统治者根本不考虑他们过得是否幸福和快乐。即使是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家也更多是以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得巨额财富的。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再一味的靠掠夺的方式已经背离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必然趋势。只有到了社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才有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在《市场的逻辑》一书中指出: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
更通俗地讲,利己先利人。
比如说,生产者要获得利润,就必须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企业家想要有雇员追随,成为他人的老板,就必须给雇员提供足够好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并对后者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工人要得到能维持家庭生计和改善生活的工作机会,就必须生产出客户愿意购买的产品。
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竞争。
不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企业,必然在竞争中被淘汰。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奇迹!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在市场上,任何人不为别人创造价值,就不可能获得收入。所以你必须努力为他人创造价值。
洛克菲勒,美国实业家,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是全球历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他的财富,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放在当下来看,也可能是世界首富。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我不名一文的扔在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就能重建我的商业王国。”
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必须来自于与大量的人进行价值交换――如果有了驼队就有了人群;有了人群就一定有各种需求;有需求,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交换价值。因此,才有机会重建一个商业王国。
商业社会的本质:在亲民――利他,从而利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除了还有极少部分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巧取豪夺,还有极少数人靠抢劫偷盗之外,绝大多数的人想要心安理得的获得辛福,追求富足的生活,已经不能靠掠夺的手段,首先必须有能力为他人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帮助更多的人得到改善,从而成就自己。
也只有成就了自我,有了足够的收益,才有能力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自己想要拥有的产品或者服务,使自己也得到改善。
如果没有他人对你的需要,你一个人再有本事,那也无法成就自己。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为他人创造价值,从而搞定他人的能力。可是很多人都只想着搞定他人,却没有学会如何搞定自己――先让自己有价值。
每一个企业想要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都必须首先考虑如何更好的帮助到客户。
到今时今日,“利他”可以称之为是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无论是个人做人做事,还是企业经营发展,现在都离不开利他思维。
成功的第三目标:止于至善――创新
――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完善产品,完善服务,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商业社会是一个不进则退的竞争社会,只有不断改善和创新才能持续取得成功。
诺基亚超越摩托罗拉,苹果超越诺基亚,三星超越苹果,以及这些企业不断的自我超越,莫不如此――不断自我改善和创新,追寻尽善尽美。
因为有市场竞争的存在,即使你的产品本身具备利他的能力,但因为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存在,消费者多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在能够比较的情况下,他会选择他认为更有价值,或更适合自己的产品,或者是为了更便宜,或者是为了更方便,或者是为了更有面子……
因此,市场竞争的本质就是: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不仅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还要通过超越对手去满足他人(企业、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改善和创新。
苹果手机的出现,极简的设计理念、开放的APP平台化思维、大众贡献应用软件等,立即打破了人们对手机的传统认识,开创了一个新的手机应用时代。
而摩托罗拉、诺基亚还一直满足于他们自己定义的细分市场,不同的应用在不同的手机上组合,消费者选择时顾此失彼――而苹果手机的APP平台,只需要提供一款高品质的手机硬件以及平台软件,每一个用户的应用组合都能够自定义。
这正好满足了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
可是,即使是乔布斯,也有固执己见,用自己的判断替消费者做主,而不管消费需求变化的错误出现。
2012年-2013年度,三星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手机销量冠军,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
三星推出了5.5�屏的“三星Galaxy Note II”。
而苹果在2013年底推出的iPhone5还在用4�屏――为什么?因为乔布斯坚持认为,4�屏是单手操作手机的最佳界面大小。
前面张维迎教授说过:“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乔布斯也违背了这一原则,所以,必然遭到市场无情的打击。
也就是说,即使伟大如乔布斯,自认为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也不管用,老百姓只会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自己更需要的产品。
苹果公司想要继续生存得更好,也只好与时俱进,总算在2014年9月推出iPhone 6以及5.5�屏的iPhone 6 Plus,而且广告语就是:“bigger than bigger”,中文翻译为“岂止于大”。
一方面,苹果不得不在三星5.5�屏的Note II推出2年之后也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同样尺寸的手机,“岂止于大”的广告语首先是等于苹果公司终于承认了“大”的市场需求,但这两年的固执己见已经使苹果公司失去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
另一方面,为了表示苹果公司不仅仅是向市场对“大”的需求妥协或适应,而且还有更多的创新,在“止于至善”的前进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所以还特意强调,我们不仅也跟大家一样大了,而且还“岂止于大”!
就这一个“止”字,非常生动形象的反映出企业应该不断创新,不断止于至善的重要性。
这几年,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大众创新”,是因为我们靠模仿,靠山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不创新,国家就会无法持续发展,没有出路。
从最具代表性的手机市场竞争的变迁中可以深刻的说明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作为企业,如果你不改变,对手的进步就代表着你的退步,代表着市场萎缩、业绩下滑。作为个人,如果你不改变,如何期望自己的收入改变?
20年几前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台286的电脑配置如下:内存共4条,每条0.25M,共1M,3.5寸软驱一个,无硬盘,自行购置硬盘一般也才50M,刚推出市场的时候就要几万元,而那时一般人的工资才1、2百元每月。
只有好一点的公司或者政府机关才有钱配置几台电脑,而且还专门配一间装有防静电地板的空调房。
那个时期,五笔打字培训班满天飞,会敲键盘打字都是一项热门的工作技能,会用电脑的人就坐在这间空调房里,简直就是一份值得夸耀的高逼格的工作,而现在是个人都会用电脑写文章了。
同样,二、三十年前,银行系统每年都要进行工作技能大比武,数钞票、打珠算,优秀者往往都能够获得提拔,而后来,会计算机的小青年更吃香了,那些数钞票、打算盘技乎其神的老师傅开始被冷落。
而最近这几年,网商和微商的兴起,我们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技能面临了更多、更快的变化和挑战。
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成功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很简单,你想学什么或想做什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到底想在哪方面有所成就?而是否能有所成就,又得思考到底社会大众的需求有哪些变化,哪些行业未来的前景更好?然后再选择我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亲民”,然后再“明明德”。而“止于至善”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在“亲民”和“明明德”之间螺旋式上升。
敬天爱人――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过:
我决定将“敬天爱人”作为京瓷公司的社训。自那以来,我遵循这一思想,掌舵公司的经营,从无偏道。
敬天爱人――敬畏上天,关爱众人。
所谓“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之道――亦即天道,与人为善。换言之,就是“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
所谓“爱人”,就是摒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站在《大学》之道的角度来看,很显然,所谓“敬天”,就是“明明德”,懂得“天道”,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原理。所谓“爱人”,就是“亲民”,就是“利他”。
第二句话:成功的一大法则――知止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传统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新解】
尽管追寻尽善尽美是我们的终极追求,但尽善尽美是永无止境的,永远没有终结之处,也永远没有终结之时。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用有限的条件去追求无限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在追求最好、最完美的道路上,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好、更完美。
因此,实现更高更远目标的法则就是:
知止――既要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又不能先把具体目标定得太遥远,必须要知道阶段性可能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因为,“知止”可以使我们进入一个更有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状态:
1. 知止而后有定――有了阶段性目标,才能将各项任务指标进行定量――有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化标准。
2. 定而后能静――有了可量化的标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才能够静下心来。
3. 静而后能安――心态宁静,不会因为目标盲目而焦虑、浮躁,才能够安心工作。
4. 安而后能虑――只有在安心工作的状态下,才能够思维缜密,思虑周详。
5. 虑而后能得――思虑周详才能够真正有可能取得成果,实现阶段性的目标。
只有设立合理的阶段目标,才能静下心来周密思考,制订出可执行的、有效的工作计划,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得到满意的结果。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对“止”字的理解。上文中传统的理解是“达到的境界”,是“终止”的止,那是指我们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我的理解则是,这个“止”字除了含有“终止”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中止”之义。
我认为,在这句话里,对“中止”的理解更重要。在这里,止不仅是终极目标,还包括一个一个阶段性的中间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是终点,跬步是一个个中点,不能一步步实现过程中的中间目标,就无法到达终极目标。
理解不同,结果会有天壤之别――很多人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就是因为目标太远、太模糊。
无数成功者最初可能并没有什么奢望,只想做好一件小事、一个小生意来过个好日子,但反而一步步把事情做大了。
著名的“老干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一下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不做广告,不想上市,反而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一家畅销全球的调味品企业。
这似乎也有点像太极图一样,物极必反,没有条件又想做大事,最终一事无成,只想做好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却反而做成了大事。因为:
1. 目标太大是不可能一步实现的,必须学会将目标分解成为不同的阶段,确立“阶段性满意目标”,退而求其次,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这就像射箭一样,目标必须在射程之内才有意义。
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的目标管理“SMART”原则,强调的就是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实现的。
而《大学》中的下一句话就会对人生成长的阶段性目标关键节点进行分解。
2. 知止有定,才能宁静致远。
2016年底火爆朋友圈的《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王健林说他的儿子想成为首富是对的(谁都可以有远大的目标),但必须学会知止――首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当然,作为中国首富,在他的支持下,儿子实现“挣它一个亿”的目标的确算是一个小目标。
李嘉诚的成功也一定得益于对“知止”的理解:
2004年,76岁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在长江商学院的一次开学典礼上作报告,原计划半天的报告,讲了2个小时之后,李老先生因为身体原因,只好临时调整为回答学员几个关键的问题,而且回答得非常简短。
其中一个学员问到:“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老先生回答道:“我经营业务的格言就是: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这也是我从商的座右铭。”――所谓“发展中不忘稳健”就包含着“知止”的意思。
所以,当另外一个学员问到:“如果请您给大家一个忠告,您想说的是什么呢?”的时候,李老先生回答说:“经营企业,‘知止’两个字最重要。全世界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少一半都是因为贪婪。”
2007年,他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重申:“我一辈子牢记‘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这一句话。”
2014年,面对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在长实集团年会上,他又再次强调:“我们永远不可让不断涌现的机会,变成超越自己能力的重担。旗下集团会继续谨守发展不忘稳健的原则。”
他曾把写有“知止”两字的条幅作品悬挂在办公室中,既是提醒自己,同时也是提醒公司决策和管理团队。可见,李嘉诚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基业长青、不断发展的状态,与他不断警钟长鸣,时刻不忘稳健,不忘知止有定是不无关系的。
迈克尔・舒马赫是著名的德国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被称为“F1之王”,纵横赛场15年,获得过7届F1世界冠军,是当今世界F1车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车神舒马赫在回答记者关于成功秘诀的问题时,给出的答案是:“我比别人更善于使用刹车。”
两个领域,两个答案,异曲同工。
为什么李嘉诚一边说“知止”,一边又能够不断的带领企业超常发展,成了华人首富?为什么舒马赫一边说“我比别人更善于使用刹车”,一边又把车开得最快,成为一代车神?越是“知止”,为什么反而越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发展和成长?
我认为,无论是李嘉诚还是舒马赫,“知止”都有两重含义:
其一:知道自己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叫“学会放弃”――欲速则不达。
其二:知道自己在某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应该确定一个怎样的目标,明确而且可以实现。
放在足够的时间里,几乎一切目标都可以实现,包括人们曾经认为是痴心妄想的目标,比如“飞天”的梦想,比如“奔月”的梦想……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知识、经验等限制,很多目标又一定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我们才必须学会权衡,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经验等,放弃不切实际、力不能及的想法,制定出可实现的“阶段性满意目标”。
知止――就是学会权衡和取舍。
阶段性满意目标
为什么我一直在 “阶段性目标”中强调“满意”两个字?
如果这个阶段性的目标你自己并不发自内心的认同,就不能称之为“知止”,因为你还“不知足”。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往往就乐不起来,就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我们做事不能安安心心,就会时常表露出对自己、对他人的不满,既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
什么是“阶段性满意目标”?
如果在某个阶段能实现某个阶段性的目标,而且一旦能实现,尽管离你心目中理想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你依然是满意的――这个目标就是“阶段性满意目标”。
只有有了阶段性满意目标,我们才能重新定义优秀和成功。
何谓优秀?何谓成功?能实现阶段性满意目标就是优秀和成功。
只有“阶段性满意目标”,才能让我们学会放下,找到平衡,在每一个阶段都能让自己感到满意和快乐,从而获得轻松自在的人生。
不过,也有很多人“阶段性满意目标”太低,因为容易达到或已经达到而停止了创新和变革思维,不知不觉就会变成“温水煮青蛙”,等发现危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知止有定,宁静致远
我在别人的办公室或者家里看到最多的一幅字就是:“宁静致远”。我自己以前练习书法的时候,写得最多的也是这四个字。但是说实话,对这四个字其实一直停留在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阶段,直到我读到《大学》这段话之后,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写或者挂“宁静致远”四个字,往往都是因为内心常常不宁静,因此,我们需要自我提醒和调节。
但这都是从表象出发,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因为我们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恰好帮助我们找到症结的根源所在:
l 为什么我们不能致远?因为我们连眼前的小目标也没有实现,离大目标还差的太远。
l 为什么连小目标也不能实现?因为我们连实现小目标的解决方案也没有找到。
l 为什么我们想不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内心经常浮躁不安,不能好好思考。
l 为什么不能好好思考?因为心宁静不下来。
l 为什么不能宁静下来?因为我们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现状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太遥远。
l 为什么理想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目标本身有问题――太大,不切实际。
l 为什么不切实际?因为我们心太大,不知止。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宁静致远”的问题,必须回到“知止有定”上来。
所以我在所有的培训和文章中,总是把“知止有定,宁静致远”8个字放在一起说。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知止有定,宁静致远”,几乎没有发现在我之前有人这样把“知止有定”和“宁静致远”两个成语组合在一起相提并论――能搜到的信息都是转自我以前写的相关文章,或来自我曾经培训过的学员笔记。
每一次“知止”,表面上看来是把远大的目标降低了,但也正因为“知止”,我们才能“有定”,在这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离远大的目标又近了。
因此,知止而有定,有定而宁静,宁静而致远。这就是为什么“知止”反而能让个人快速的成长,企业更快的发展的根本原因。
学校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知止,有定”。正因为每一年的年度目标很明确,具体任务很清晰,学习量基本合理,所以老师、家长、学生都容易达到满意的结果。
如果你不知止的话,即使你的孩子考满分也不会令人满意,因为跟高年级的同学相比学的知识还是太少。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能说一个一年级学生去考二年级试题才得几分,就说这个孩子不优秀,简直就是个笨蛋吗?当然不能,因为他考自己的试题能打90分甚至100分,其实他已经很优秀了。
在学校里,几千个学生绝对不会放在一起比较,而是按照年级来比较的,一年级的学生绝对不会因为还不会做二年级的题目而自卑、难受。
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界限就没有那么清晰了,因为管你是刚毕业3年还是已经毕业20年,大家都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比较,所以很多人年轻人容易看到别人的成就、财富而羡慕,甚至迷失。
l 知止,其实就是道家讲的“舍得”,佛家讲的“戒”,心灵鸡汤叫“学会放弃”,无论目标多大,都要学会暂时放下那些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目标。
l 有定,道家讲“守静笃”,佛家讲“定”,心灵鸡汤叫“学会选择”,既然选择好了,就要笃定的坚持下去。
l 而下文中提到的“格物致知”,道家叫“道法自然”,佛家叫“慧”,我们常说的“知其所以然”。
无数失败的人生或失败的组织,大多是因为目标远大,“心比天高”,最终落得个“命比纸薄”的下场。
我遇到过很多企业,其发展困难或者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阶段性满意目标”,只有一个空泛的美好愿望。因为不“知止”,所以没有“阶段性满意目标”,最终对谁的工作都不满意。
同时,如果目标过高,那么在你眼里,别人干得再努力你也没有一个满意的时候,时间长了,谁还绷得住呢?怎么能铁了心跟着你干下去?既然好干歹干都得不到好脸色,还不如混一天算一天,骑驴找马。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只有通过一次次“阶段性满意目标”的正确制定和实现,才可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这就是“知止有定,宁静致远”。
第三句话:成功的两大根本条件――掌握原理和明确目标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传统译文】所有的事物都有根本有枝末,所有的事业都有目标有开始,明白了这本末终始的先后与主次,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新解】
了解一种事物,既有本源性的规律和原理,也有现象性的细枝末叶;完成一个事业,既有想要达成的目标,也有开始前的各种准备。
本源和现象、目标和开始,都有主次之分、先后次序,只有分得清主次,把握得住重点,这样才算是掌握了成功之道。
即使我们明确了阶段性目标显然也不够。因为即使有正确的目标,也不等于谁做都能实现,还需要两大条件去保障它。
� 根本条件一:做好一件事情,不光要看清与此有关的各种现象,更要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原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方法与技巧。既要知其然――末,更要知其所以然――本。
� 根本条件二:同时,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终为始,设定正确的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决定从哪里开始着手做好准备和行动。既要有准备――始,更要根据目标定计划――终。
大多数人面临困难却找不到解决方案,都是因为被纷繁复杂的表象蒙蔽了双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那些不懂创新的人,往往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这个“所以然”,就是“本”。
知其所以然的人肯定比只知其然的人更易成功,因为这样的人更善于思考,善于解决不断变化的问题,属于“劳心者”,他们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成为“管理者”,所以说“劳心者治人。”只知其然的人,对熟悉的工作能做好,对遇到的新问题束手无策,所以只能从事一些基层岗位的工作,按照制度、流程和标准做事,属于“劳力者”,被管理,所以“劳力者治于人”。
“物有本末”相对容易理解,而“事有终始”则是绝大多数人忽视的一种成功习惯。
几乎在每一次的培训或分享课堂,我都会请大家一起诵读一遍《大学》第一章。每一次到“事有终始”的时候,即使看着投影上的文字,都一定有一部分人还要念成“事有始终”。
很多人都会简单的理解为“做事要有始有终”,其实不然,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事有始终”,而是“事有终始”?
有时候,我们把两个要素放在一起,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不会影响到结果。
比如说:“我想吃西瓜和苹果。”或者说:“我想吃苹果和西瓜。”这都没有关系。
也或者说:“我们要注意我们的言行和举止。”或者说:“我们要注意我们的举止和言行。”这也没有多少区别。
因此,《大学》在说本与末,终与始的时候,为了避免一般人理解上的不到位,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后面特别强调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也就是说次序和重要程度有本质的区别。
先和后,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次序的问题,在博弈类的竞赛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先出哪一招,后出哪一招,结果甚至会大相径庭,下棋、打牌、比武过程中的出招次序,可能一招出错就直接影响胜负。著名的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改变次序来改变结果的故事。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说的也是这个问题。
终在前,始在后,我们必须确定了目标,才能有计划的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走到哪里算哪里――这才是快速成功之道。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往往都需要事先进行一定准备。如果只依靠现有条件和想法去做事,就不能称作有准备。
所谓有准备,就是根据计划来反思现状,做好这件事情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够不够,如果不够就要去想办法,或者提前采购,或者积极整合资源。
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说道:“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个人工作绩效低下的2大根本原因
企业效益不高,很大的因素就是员工的工作绩效不高。在各种组织中,尤其是企业,提高个人工作绩效一直都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个人绩效低下,必然人浮于事,一个人能干的事情两三个人还干不好,就会使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2、3倍。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成本控制不下来,就意味着利润被吞噬,大大降低企业进一步创新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和扩大市场规模的能力,因为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必须依赖利润贡献。
探究深层次的原因,个人绩效低下主要有以下两大根本问题:
第一,心不在焉――心没有放在这里
这是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造成的。
我们不能要求员工一辈子在一家公司或者跟着一个老板干下去,所以关键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在这一个阶段大家好好相处,尽心尽力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否则,就算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也不会好好的在他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因此,管理者需要学会解决员工个人的阶段性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第二,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跟不上岗位要求(职、能不匹配)
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好好干,可是能力跟不上岗位要求,光靠努力也很难达成公司设定的目标。这是因为不知其所以然造成的。
可见,物有本木、事有终始,恰好就是一个人能否把工作做好的根本条件。
在下一句话中《大学》为我们找到了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第四句话:以终为始进行阶段性成长目标规划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传统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新解】(现代职场解读)
现在那些想成就一番事业或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定要先有一个事业。
做好一个事业,必须依靠一个团队,先学会经营管理好一家企业(治其国)。
要有能力经营和管理好一家企业,首先要具备能够管理好某个部门的能力(齐其家)。
要有能力管理好某个部门,首先要在某个部门中先学会做好本职工作(修其身)。
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先端正心态(正其心)。
要想心态端正,首先要心甘情愿的做这件事(诚其意)。
要想能够让人心甘情愿的认真对待眼前工作,就要让他对做好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以及需要哪些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致其知)。
所以,需要让他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掌握本质、规律和原理(格物)。
关键就是:
当你的能力还不能支撑你的梦想的时候,要学会退而求其次。
下面,结合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商业社会背景,我们进一步详解上面这段话。
l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成功之道,从大类来分的话,只有两条通道:
一是成为依靠个人技能,直接与社会交换价值的专业人士,比如贝克汉姆、C罗足球踢得好,乔丹、麦迪、姚明篮球打得好,迈克尔・杰克逊、谭咏麟、王菲歌唱得好,赵本山小品演得好,郭德纲相声说得好,罗琳女士《哈利・波特》小说写得好,毕加索画得好……他们都是亿万富翁。
这一类成功者,他们所需要做的是把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里面的技能修炼到极致。
二是成为管理者,通过带领团队共同服务社会来创造并获取价值。绝大多数人要获得成功,只能走这条道路。
也就是说那些想成就一番事业或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一定要先有一个事业。做好一个事业,必须依靠一个团队和组织,学会经营管理好一个企业。
l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管理好一家企业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涉及到战略决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
你还没有这个能耐怎么办?能不能先管好一个部门,带领好团队(齐其家),成为一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如果连管好几个人、管好某一件事情的能力都不具备,要想管理好一家企业又怎么可能呢?
事实上所有的总经理、CEO首先都是一名优秀的部门经理或总监。
l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如果一个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部门经理,首先他必须先有能力做好这个部门中某一个岗位的工作。如果连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带领下属做好一个部门的工作?
如果不行,那么能不能先学会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修其身)?想当好部门经理,首先得用心做好一个普通职员的工作。
l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可是,为什么有人不愿努力进行自我提升?因为他们心不在焉。
� 心过门了吗?
古时候,有一位新娘刚结婚拜堂,然后和新郎一起进入了洞房。新郎刚揭开她的红盖头,新娘看到有一只老鼠偷偷从墙脚跑过去,新娘窃窃的一笑:“嘿嘿,你家的老鼠在偷你家的粮食吃啊!”
第二天早上,新娘醒来,还没有起床,又看到一只老鼠从墙角跑过去,她非常生气,捡起地下的绣花鞋就朝老鼠扔去,嘴里还大声的说道:“你这个可恶的老鼠,居然敢偷我家的粮食!”
头一天晚上,新娘尽管人已经过门嫁到了新郎家,可心还没有过门,所以她对新郎说的是“你家的老鼠偷你家的粮食”。第二天,新娘的心也过门了,把自己真正当成了一家人,这时她说的话、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了。
《大学》后面有解释:“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心不在焉的时候,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改善工作上来。
所以,必须想办法端正心态(正其心),让一个人的心也真正“过门”。
l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端正心态(正其心)呢?就和上面的新娘一样,还没有真正把公司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
我曾经遇到很多老板跟我抱怨,他们公司的员工越来越不好管,工作不积极主动,得过且过,还有很多人在混日子,问我有没有办法给他们洗洗脑?
我说绝大部分的人刚进入一家新公司,肯定都是信心满满,想有所作为的。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人只是想混个日子。你去问问其中任何一个人,哪一个人不想赚到更多的钱?
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梦想,而是觉得你这个庙太小,眼前的工作似乎不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所以他们还不是“心甘情愿的愿意做这件事”,所以懒得花更多心思;但又暂时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待和寻找机会。
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正其心”,而这个“正其心”的解决方案恰好不在天天谈心态、谈感恩,而是――“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所谓“诚其意”,就是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愿意做这件事”。否则,我们只好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因为他们很容易“领导在不在时不一样”。
《大学》后面解释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只有真正做到了“诚其意”,他们才会“慎独”,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不会自欺欺人。世界上唯一持续不衰的激励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在的自我激励,所以忽悠式的“洗脑”是不管用的。
做管理者需要让员工“诚其意”,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一样,在没有人能给你正确引导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要解决“诚其意”的问题,否则浪费的还是自己的时间。
l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我们为什么常常对眼前的工作缺乏激情,不能 “心甘情愿”(诚其意)的全身心投入?
我们的心态出问题,大都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太远,目标与现状不一致:心底里认为现在所做的一切、现在所要掌握的技能等都与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相去甚远,没有理解到眼前工作对于自己未来的意义,不明白做眼前的这件事情其实是对我们的未来成长有帮助、有价值的,因此彷徨、迷惑、浮躁、不满……
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的工作绩效很难得到真正的改善和提高。成功学的激励手段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对商业社会、对企业、对职业、对成功以及如何成功有正确的认识(致其知)。作为管理者,更需要帮助员工从骨子里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商业社会,从而认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正确认识企业,从而了解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通过对职场的深刻认识,选择自己的职业成长主线。
第四,根据自己的职业成长主线,制定出“阶段性满意”的职业成长规划。
第五,帮助员工提高实现现阶段目标的技能。
前面四点,其实只要半天到一天的培训就能够解决,可是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去完成这项对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有深远影响的工作。
我本人在多家企业都坚持要在技能培训之前先讲这些内容,最后证明听过这些内容并认同的员工平均绩效要比其他人高出几倍以上。
而且,第五点技能培训,也必须“格物致知”,把原理讲清楚,比直接讲方法、讲工具如何使用对提升业绩的影响更加深远。
因此,要想让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持续的“内在驱动力”,一定要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个人成长以及工作技能的本质。
l 致知在格物
如何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需要让我们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归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原理(格物)。
《赢的五项修炼》就是想和各位读者一起完成这个工作,以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
一个人之所以目标不明确、能力有限,主要都是因为“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成功的原理和规律,不懂得为人处事的原理和规律,不懂得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的原理和规律……
以终为始,始于格物致知。
我对“职场竞争力”研究多年所归纳、总结出来的“赢的五项修炼”系统正好能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一个成功人士所应具备的五大能力体系以及相对应的23项能力要素的原理和本质。
其重点就在:这些能力要素的不断提升和进步,是任何人在眼前的工作中都应该改善,也都有机会得到改善的。
成功者与成功的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成功了才具备这些能力,而是因为他们不断完善这些能力,所以走向了成功。成功者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成就起来的。
我曾经遇到一位员工,进入职场4年了,工作至少换了6个,每一家公司、每一个行业他都觉得好像还不是他愿意为之付出一辈子的――他的QQ签名是要成为一名亿万富翁。
可是遇到他的时候,依然连一个普通的销售工作都做不好。以下是我和他的一次问话:
l 如果你一直都没有机会做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有没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他说:没有。
l 那是不是想成为亿万富翁必须要具备管理一家公司的能力?他说:是的。
l 那你现在有没有这种能力?他说:没有。
l 如果给你一个销售部门管理,却当不好销售经理,有没有可能有机会当上总经理?他说:没有。
l 那是不是要想有机会当上总经理,必须先有机会当上销售经理?他说:是的。
l 如果你去哪家公司都做不好业务,有没有可能当上销售经理?他说:没有。
l 那是不是要想有机会当上销售经理,必须先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他说:是的。
l 最近这几份工作,你的业绩优秀吗?他说:做得不好,主要靠基本工资生活。
l 为什么做得不好?是不是你到了一家公司依然总是想三想四,考虑这个行业有没有发展空间,考虑这家公司到底能不能做大,却并没有安心去做业务?他说:有一点,但刚开始都还是有激情的,很勤奋的干过一阵子。
l 是不是勤奋干了一阵子,业绩不好,又开始怀疑这份工作值不值得做下去?他说:是的。
l 那这几家公司到底有没有业务员每个月除了拿到基本工资之外,还能够拿到3、5千元的奖金和提成呢?他说:有。
l 那你有没有思考过,你充满激情想成为亿万富翁,业绩却还不如这些小公司里面的稍微优秀一点的业务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迟疑了一下,说:没有朝这方面想过,就想我这么努力也很难成交,看来这份工作不适合我。
l 我可能知道你的原因了。因为你光有激情,每天想着如何多拜访客户,如何努力说服客户,可是你对行业知识、产品知识、营销知识、客户开发和管理技巧、沟通说服技巧、发现和分析问题能力等等都没有认真学习和提升过,所以光有接触客户的数量,却没有能搞定客户的质量,怎么可能有好的业绩?他说:是的,好像我真的很少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l 如果你不看好这家公司,没有好好做业务,业务能力没有提升,到下一家公司又能做得好吗?他说:那应该和现在差不多。
l 你换了这么多工作,是不是把时间都浪费了,工作能力却还是老样子?他说:是的。
l 而且,你想要去应聘销售经理也不会有公司愿意请你?他说:是的,我也投过应聘销售经理的简历,可是没有一次通过面试。
l 那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最缺的并不是激情,而是专业的销售技能?他说:是的。
l 那么,下一份工作你应该怎么做呢?他说:先学习销售技能。
通过从平天下到格物致知的逻辑与这位员工的对话,总算从骨子里帮助他认清了自己,从连续的失败中走出来,很快成了一名还不错的业务员,不再是那副渴望成功却又过着苦逼生活的样子。
第五句话:成功靠不断实现阶段性满意目标(成功的过程管理)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传统翻译】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其实,四、五两句话,说的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有目标,必须知道从哪里开始,最终归结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反过来,只有做好了过程管理,才可能一步步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所以,我们把这一句话和上一句区分开来,把它理解为成功的过程管理,同时,因为它们的属性不尽相同,所以我把它们分成三类:
- 知识管理:格物、致知,建立与实现目标相关的知识体系。
- 心态管理:诚意、正心,不断自我激励,保持专注、坚持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 目标管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确定正确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并不断实现。
在职场上,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
目标管理决定我们想做什么,在不同的职场阶段,岗位职责与目标是有区别的。知识管理是为了建立岗位胜任力系统,使自己有相应的能力去完成岗位工作,达成岗位目标。而心态管理则是不断调节自己内心的状态,因为在成功路上总会有太多的挫折、困难、他人的非议、内心的痛苦等,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第六句话:立身之本――自我修炼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传统翻译】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自我修炼为根本,连自己都改变不了,家庭、事业、国家、天下要治理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该重视的不重视,不该重视的却很重视,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从来就没有过。
这句话算是对整个成功哲学的总结,并强调了几点:
一、这个成功哲学适合哪些人?从国家元首到草根百姓,无论事业大小,要想做成功,都必须遵循这个道理。
二、自我修炼是其中的根本,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明明德需要自我修炼,亲民需要自我修炼,成就更大的事业更需要从自我修炼开始。
三、不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原理,治标不治本,想要解决根本问题,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可能的。自己都管理不好,想要管理好企业、国家也是不可能的。
四、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做事没有章法、流程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为什么我把这段话比做堪称儒学中的《心经》?
《心经》可以称之为出世的经典,只有264个字。《大学》第一章更只有205个字,却把入世的成功之道讲得淋漓尽致。
我以此为指引,在给很多企业做职业化能力《赢的五项修炼》培训之后,听明白的年轻人,无论是刚入职场,还是在职场迷惑彷徨3、5年而不得其道的,都能够迅速进入踏实沉稳的工作状态中,并且很多人在1、2年内就快速的成长为经理人甚创业做老板了……
可见“明白事理”对“诚意正心”的重要,对不断自我完善和成长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