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作出的重大判断。在当前形势下作出这一重大判断,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审时度势从来都是我们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是统一思想、协调步伐的重要方法。特别是,每当重大历史关口或重要时间节点,每当矛盾错综复杂或问题千缠百结,审时度势是一把金钥匙。
“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所面临的时与势,有利于看清方向和方位,有利于增强底气和信心,有利于保持耐心和定力。
从现实看,一些人看不清、看不懂和看不到时与势对谁有利、在谁一边。有的总是固执甚至偏执地认为西强东弱是大概率、基本盘,低人一等、矮人一截,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有的总是雾里看花,看自己左看右看不顺眼、左想右想不对劲;有的看当下时势时好时坏、忽高忽低、若明若暗;有的还感到迷茫困惑,感叹时运不济,甚至觉得四面楚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风高浪急的中美搏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悄然变化等,加深了我们对天下之势运动规律、发展态势和变化趋势的认识。
“与时推移,与物运转。”为什么说“时与势在我们一边”?时与势看什么、怎么看?就是要懂得看“桅杆”,看苗头、看先兆,看趋势、看走向;就是要知道看全局,看主流、看最基本的东西。
当今世界,虽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但有几样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我们手里”。
民心在我们一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时与势。观时势得首先看民心,民心是时与势的晴雨表,谁拥有了民心,时与势就在谁一边。“新冠”一疫、中美一搏,赢得了民心,凝聚起了“民气”。当年叶圣陶感慨道:“现在各地人民一致起来救国,又悲壮,又热烈,足见民气到底还保存在我们这里。”
道义在我们一边。铁肩担道义,与世界共繁荣,欢迎大家搭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这便是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正因为“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事业是正义的,主张是正当的”,我们的“朋友圈”才越来越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时与势的基本规律,谁与“历史正确”在一起,时与势就跟谁在一边。
时间在我们一边。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试想,再假以时日埋头苦干,又会书写出怎样的人间奇迹。有人说,中国是成长股、潜力股、绩优股,说的就是时间和空间在我们一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在一起,这是看“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大坐标和大视角,是观察时与势的现实大背景。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之事。”深刻认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因时制定”“因机而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抓住机遇,用好“窗口期”;在于乘势而上、审势而行。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这一重大判断上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于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保持“历史耐心”。
与历史规律、历史潮流站在一起,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时与势必定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前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时代之问。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
时在我们一边。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我们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看到,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蓬勃发展,时间见证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让时间定格在2020年,中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迈上100万亿元台阶。在全球抗疫大考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展望未来,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必将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赞誉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势在我们一边。万川归海,这是地理之“势”;民族复兴,这是历史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搞封闭脱钩,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国把握历史大势,坚定维护和践行21世纪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响应和参与,我们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历史天平正向中国倾斜。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并不等于可以安于现状、高枕无忧。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必须科学把握时和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让“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浩荡前进
时与势始终在主张国家统一的力量这一边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历史启示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历史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人接过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们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时,首先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马敏看来,辛亥革命最终未能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是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而且缺乏真正强有力的领导,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肩负起了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开创了崭新局面。我们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马敏说。
伟大复兴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带领革命者们矢志不渝为之努力。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影响是巨大的。”马敏表示,中国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正是辛亥革命志士曾经为之奋斗事业的继续和发展。
“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交通尤其是铁路先行,是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的突出特色与亮点。孙中山先生最为看重的铁路建设,如今中国铁路营运里程总长已达14.6万公里。青藏铁路的通车,早已实现了孙中山先生修筑高原铁路线直通拉萨的构想。
不止在铁路方面,今天的中国早已“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完全统一
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意义得到两岸人民的普遍认同,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和精神纽带,两岸理应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曙申表示,历史充分证明,台湾的前途命运从来不取决于外部势力,而是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时与势始终在主张国家统一的力量这一边,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祖国大陆这一边。
“两岸最大的公约数就是,我们血脉相连,同属中华民族。”马敏认为,历史走到今天,中华民族必须团结起来,两岸同胞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反对“台独”分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中华民族以更加强健的身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