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是这国谋划的一招妙棋,朝韩美都是棋子,被中国一招破局
既然是热点话题,必然就会引发争论。其实这么多年一直有争论的声音,那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到底该不该打?
有一小部分人(我们暂且称之为“反方辩手”)认为,这场仗不该打,弊大于利。他们的理由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实力与美军差距太大,牺牲了太多志愿军的生命。
2.苏联作为老大哥都不打,中国也不该强出头。
3.美国打下朝鲜后不一定会进攻中国,因为一个假设就去打这么一场伤筋动骨的战争,并不理智。
4.因为这场战争,中国与美国交恶,也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机会,更耽误了国内经济发展。
5.朝鲜不领情,吃力不讨好。
而绝大部分人认为(我们暂且称之为“正方辩手”),这场仗该打,打得值、打得好。他们也有着充分的理由:
1.这是抗击美国侵略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美国要么激进一点、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要么保守一点、陈兵鸭绿江畔,直接威胁中国东北安全。卧榻之侧有一只猛虎,中国发展将会受到极大威胁。
2.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于情于理,都应该救。
3.这是新中国的立威之战,这一仗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如果真正深入分析这场战争的背景和意义,我们会发现,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多数人没有看透。
“正方辩手”们认识到了这场仗该打,却没有认识到最关键的那一点原因。
“反方辩手”们更没有意识到最关键的那一点原因,否则他们也不会天真地认为这场仗不该打。
如果把深层次的战略原因说透,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该打这一仗。我们庆幸的是,幸好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彭大将军有着高超的战略眼光,看出了这其中的道道,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否则当今的中国将面临极大的困境。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一
朝鲜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其实金日成动手前,先后征询过苏联和中国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表示对社会主义大家庭兄长的尊重,二是希望得到两位大哥的支援和帮助。
但苏中一起给金日成泼了一盆凉水,都不支持金日成动手。
中国的理由很简单:你可以动手,但不是现在,因为时机还不成熟,我还要解放台湾,完成统一,帮不了你。等我解放了台湾后你再动手,到那时我会竭尽全力的支援你。
苏联的理由也很简单:苏联在中国东北有着巨大利益,旅顺、大连两个不冻港,中长铁路和南满铁路两条大动脉,都在其掌控之中。一旦朝鲜半岛爆发战事,金日成赢了还好,一旦输了,一江之隔的中国东北将会面临巨大威胁,苏联在这里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两个老大哥都不支持,这让一直有着统一半岛执念的金日成很不舒服,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但这种风向很快就变了——苏联突然又支持朝鲜动手了。
风向为什么突然变了?源于一次谈判。
二
苏联,包括之前的沙俄,也有一个永恒的执念,那就是在远东地区拥有一个不冻港,这也是斯大林为何出动150万军队参加对日作战的原因之一。这150万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赶跑以后,顺理成章的占领了东北,还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签了条约,获得了很多特权,比如大连港的国际化、旅顺港的租用,再比如中长铁路和南满铁路的经营权。
然而令苏联没想到的是,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三年就夺取了全国政权。苏联此时最怕的就是,这个新政权不认过去的旧条约了。
怕什么来什么。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就去了莫斯科,名义上是给斯大林贺寿,其实是想通过谈判把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废除掉。
这就是我们可敬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从中国积贫积弱的年代一路走来,看够了不能自己当家做主的苦,对完整的国家主权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也知道老大哥实力强劲,但他们愿意豁出去试一试,建立一个不再有外国特权的新中国。
毛主席在莫斯科一待就是七十多天,后来周总理也去了。两位伟人斗智斗勇,用尽浑身解数,终于说动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东北所有的主权全部收回来了,苏联失去了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失去了大连港、旅顺港。
到嘴的鸭子飞了,这让斯大林很不爽。但毛周二人有理有据,让自诩为老大哥的苏联根本无法反驳。
其实从实力的角度出发,苏联完全可以强硬一点,但一方面,毛主席和周总理态度坚决,决不妥协;另一方面,自己作为阵营老大哥,对自己的小弟不能有很难看的吃相,否则西方国家怎么看?阵营内的其他小弟怎么看?
但帮助中国打跑了日本人,自己第一点好处没捞着,苏联肯定是不甘心的。斯大林只好想别的办法。
很快他就有办法了,那就是朝鲜。
三
之前不同意金日成发动朝鲜统一战争的斯大林,在失去中国东北的特权后,迅速改变了主意,默许了金日成动手。
金日成喜出望外,瞒着中国,于1950年6月25日发起了统一战争。
中国毫不知情,得知战争爆发的消息,还是通过国外的媒体。
更可气的是,联合国安理会票决“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的84号决议时,苏联代表马利克缺席了。其理由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非台湾当局,为表抗议,苏联不再出席联合国任何会议和活动,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好吧,正义又正当的理由,却“恰好”错过了那次重要的投票,没有行使一票否决权,眼看着84号决议通过,眼看着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
他为什么这么做?
是为了中国东北。
一旦“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金日成是抵挡不住的,只能退到中国东北组建流亡政府。到那时,东北将成为朝韩暗战的前沿阵地,加上“联合国军”陈兵鸭绿江,中国怕是无法抗衡那种危险,苏联就会借助这一混乱局势,再次染指东北。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些刚刚失去的特权,很快又要回来了。
但斯大林错误地估计了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中国竟然出兵了。斯大林曾动员过中国出兵,但很大可能是做做样子,毕竟是老大哥。但没想到的是,中国真的出兵了。中国真正出兵后,斯大林三番两次的收回承诺,之前说好的空军、大炮,都不给了,目的是否是想让中国知难而退呢?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魄力。哪怕美军陈兵鸭绿江畔,哪怕中国发展处于威胁当中,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也坚决不会允许外国军队驻军的!哪怕是打残了、打废了,也要自己打!这一点,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应该深有体会,毛主席先后否了苏联提出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要求,为此不惜交恶,苏联撤回所有专家,中国的经济建设遭到近乎毁灭性的的停滞,双方还差点爆发军事冲突,但即便如此,老一辈革命家还是把主权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四
对于朝鲜战争,毛主席之所以说“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证明他已经看破了这个圈套,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比常人看得深远。
如何破局?
很简单,那就是“出兵”。
如果不出兵,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美军觉得中国软弱,直接跨过鸭绿江进攻中国,中国可能面临一场大战(即便美国一开始没有这种想法,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想当年日本对侵华的态度是保守的,但在一次次的试探中觉得中国十分软弱,日本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演变成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第二种可能,美国保持相对的克制,只占朝鲜,不打中国。这种情况依然会带来严峻的局面,要知道,刚建国的时候,东北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就指望着东北这块地方了,一旦美军陈兵鸭绿江畔,广袤的东北平原将无法发展任何重工业,而要成为一片实质上的军事缓冲区。另外,美国可以凭借强悍的国力,做一些不道德但我们却没办法的事,比如隔三差五扔个炸弹,恶心恶心我们。这种事情他们做的很熟练,早在中国还没出兵朝鲜的时候,他们就炸过我们的安东。很多年后,他们还炸了我们的南联盟大使馆,对外宣称也是“误炸”,我们除了气愤之外毫无办法。
以上两种可能,都是中国无法承受的。
所以,只剩华山一条路:出兵!
如果出兵,也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打得赢。会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好处就不用我们多说了吧。消除了美国威胁,还保住了东北不受北面染指。
第二,打不赢。会付出更大的牺牲,但最坏的结果是啥?很简单,和不出兵的结果一样。而且,中国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付出巨大牺牲,虽然败了,作为老大哥的苏联,自己没出兵,难道还能再提出过分的要求,比如驻兵东北?不可能,如果这样做,西方国家怎么看?阵营内的其他小弟怎么看?作为老大哥,脸还是要的,只能再帮中国,然后一点好处捞不到。
但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竟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高超的战略战术,以“破烂”装备打赢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这一仗把美国人打怕了,也把其他国家震着了,他们意识到,不能惹中国,因为这个新生的中国不再是之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而成为一只猛虎!中国的国威立起来了,没人敢惹了,就这样获得了几十年的和平时光。
当然,我们的牺牲是巨大的,但不能因为牺牲巨大就否认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他们用牺牲,换来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和平发展。
你说,这一仗值不值?该不该打?
五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文章一开头列举的那些说法:
正方辩手的说法:
1.整体实力与美军差距太大,牺牲了太多志愿军的生命。确实正确,很多志愿军战士牺牲了,但正如上文所说,我们的牺牲是巨大的,但不能因为牺牲巨大就否认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这一战的胜利,以后要牺牲的人会更多。
2.苏联作为老大哥都不打,中国也不该强出头。已经分析过了,苏联本来就不想打。
3.美国打下朝鲜后不一定会进攻中国,因为一个假设就去打这么一场伤筋动骨的战争,并不理智。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中国要防的,不只是美国,还有北面。
4.因为这场战争,中国与美国交恶,也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机会,更耽误了国内经济发展。这个观点其实是看问题角度不同导致的,从短期看的确是这样,但从长远看还是应该援朝。
5.朝鲜不领情,吃力不讨好。我们不是为了朝鲜,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反方辩手的说法:
1.这是抗击美国侵略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美国要么激进一点、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要么保守一点、陈兵鸭绿江畔,直接威胁中国东北安全。卧榻之侧有一只猛虎,中国发展将会受到极大威胁。观点正确,但不全面,我们要防的,除了美国,还有北面。
2.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于情于理,都应该救。观点正确,但不全面,除了情感,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这是新中国的立威之战,这一仗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观点正确,但这不是抗美援朝的起因,而是抗美援朝胜利带来的意外收获。毕竟我们出兵时,从未笃定过自己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