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源浚流 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 周玮、王鹏、徐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深刻总结,是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对创造新文化的恢弘擘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针。
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作答创造新文化时代课题
“殷墟我向往已久”。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
总书记点明此行的深意:“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这一重要思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得到进一步阐发:“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总书记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重大论断,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
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
比之为“根和魂”,喻之为“精神命脉”,视之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礼敬,始终如一。
从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到叮嘱“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从时隔37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一路走来,“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
这是身体力行赓续中华文脉的坚实足迹——
保护良渚遗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的重要论断;
考察广州永庆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
来到贵州毕节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走进新疆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心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
文脉贯通,斯文在兹。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文明,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新时代中华大地呈现出“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文化自信的根基进一步夯实。
这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血脉的现代化、时代化,为人类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和平发展,迈向繁荣进步,作出了中国回答。
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主场外交,彰显开放自信大国胸怀。
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再到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
一位外国政要由衷感慨:“这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这是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深邃思考——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只有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才能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共产党立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需,也是维护和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之需。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声音回应着中华文化历史长河日夜不息的涛声,又以磅礴之力引领这条大河浩浩汤汤奔腾向前。
体认文明突出特性,有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2022年5月27日,北京中南海。一次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这里进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深邃体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文明观”进一步深化。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对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突出的连续性,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定力。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盛世修文。”在馆内的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起这个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站在文明高度,“走自己的路”便有了强大底气。
突出的创新性,造就进取的精神和无畏的品格。
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祝贺。
“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封贺信,再次发出创造新文化、建设新文明的时代强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从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一次次突破“山重水复”,屡屡迎来“柳暗花明”,文明大树由之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中华文明从而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
突出的统一性,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坚定指出,“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同心同德,凝聚力量,奋跃而上。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每位成员具备了极其强烈的共同体意识。统一的中国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载体,维系各族命运,团结每个个体。
突出的包容性,彰显厚德载物的格局。
灞河之滨、长安塔下,千年古都迎来一场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中亚各国元首在唐风古韵中,感受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丰富了自身,也馈赠予他者,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突出的和平性,展现行大道担大义的形象。
2019年11月,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走进雅典卫城博物馆。“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吸引了他的目光。
“这是雅典娜女神刚刚参加完战争后休息、沉思。”陪同参观的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当起“讲解员”。
“她在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习近平主席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帕夫洛普洛斯总统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中华文明自古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凭借其崇尚和平的本质属性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
中国绝不会搞国强必霸,也不认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因为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溶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历史进步中开启新的文明纪元
2022年金秋,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正式出版发行。
全五编包含60多卷、300多册、1.1亿多字,已出版三编共计37卷、195册、6190万字,时间跨度达百余年……皇皇巨著,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所作的序言中,发出了“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的时代强音。
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加需要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展现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四川眉山,三苏祠里古木参天。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前来旅游研学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他们徜徉在三面环水的悠悠古祠中,感叹着“一门三杰”的旷世才情,折服于“孝慈仁爱、厚人薄己”的淳厚家风。
透过一砖一瓦、一诗一画,今天的国人更加确信,这片土地上曾经真实存在这样的人:他们饱经风霜却从不屈服,历尽沧桑仍风骨如初。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广泛涉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等方面,吸收其中的精髓将有益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说。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秉持开放包容,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3年6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吸引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参展,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3596家,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10多个增加到108个……
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的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华文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能推动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夜幕降临、华灯亮起。转瞬间,西安就“变”成了长安。
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景区,2公里长街人头攒动。这条仿唐步行街,散落着体验唐代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感受唐诗魅力的星光步道。登上西安城墙,一副VR眼镜便能让游客从“高空”俯览古城;一场灯光数字投影,就让“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唐城风貌再现眼前。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重方式加快文物活化利用,不断给市民和游客以全新体验。”西安市文旅局局长孙超说。
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这就更需要我们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回望来时路,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璀璨夺目,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轴上,写就光芒万丈的篇章。
“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跨越时空、指明方向——
阔步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在近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系统、精准的总结、提炼。其中,“连续性”居于首位。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读懂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古老国度的现实逻辑,唯有置身时间长河,深刻把握其历史逻辑;传承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唯有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续写中华文明壮美华章,更需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来到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这条路,接续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梦想。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个悠久的文明,更懂得复兴的意义;一个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更渴望复兴的荣光。
为了实现复兴梦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这条路,浸润着古老民族的理念和智慧。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翻开《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令人神往。这个目标与数千年前来自东方的畅想不谋而合:“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社会主义的神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得到滋养、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也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时代新鲜血液、蓬勃活力。
“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经植根于中华大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沿着这条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谱系蔚为大观,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获得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纵观中华文明史,道出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深厚文化土壤。
承古拓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秉持“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定分止争;
吸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等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健全;
汲取“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智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汲取中华文明精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沿着这条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滚滚黄河,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血脉。观黄河而知中国。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考察调研当地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等情况,叮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中华文明自古有“天人合一”的智慧。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宏伟展望相得益彰;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连贯一致;
对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的不懈追求,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
传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华民族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清晰呈现。
因中华文明而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沿着这条路,中国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拥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大校园,在同师生座谈时郑重指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富强、民主”连通“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民为贵”的质朴理想;
“爱国、敬业”汲取“丹心报国”“天道酬勤”的精神追求;
“诚信、友善”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代智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核心价值观中,并使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凝聚起磅礴精神力量。
“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文明再次来到新的发展关口。
新征程上,继续走好自己的路,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四川眉山,三苏祠。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从文化自信,总书记又谈到道路自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望来时路,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中华文脉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为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筑就坚实基础。
向新征程,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日益走进人们心中,文化自信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断升腾。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201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传承与创新关系的阐释,浸润着深沉思考。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哲学家冯友兰曾写道:“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当北京冬奥会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迎来惊艳开端,以“折柳”寄托惜别怀远之情,赓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脉汇入新时代澎湃洪流;当“北斗”闪耀、“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古老传说因科技创新成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中华文明必将绵延不绝。
新征程上,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要做到居安思危,坚持底线思维。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历经磨难依然成长壮大、饱受挑战依旧生生不息,始终保有忧患意识,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而不断绝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不断强化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才能有效驯服“灰犀牛”、切实防范“黑天鹅”,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2023年5月,中国与中亚五国领导人“长安复携手”。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西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
从青铜之韵,到汉唐气象,再到今天的大国风范,一个文明悠长、日新月异的中国,正坚定走在自己的道路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题:从中华文明创新性看中华民族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华文明能够历经5000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在浩瀚星空留下圆梦飞天的壮美航迹。
以天为盘,以星做子。“神舟”“北斗”“嫦娥”“祝融”……从一个个航天器的命名中,人们读出了千年问天的“中国式浪漫”,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又彰显着当代中国人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生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成都博物馆,一组西汉“提花织机模型”令人惊叹。
2012年夏,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一座西汉时期的墓地中,四台泡在水中的竹木质地织机模型重见天日。
“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经过研究人员修复,2000多年前的先进织锦技术,携着蜀锦的流光溢彩,穿越时光,款款而来。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正如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所指出的,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以古之规矩,开今之生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货郎图》的货摊中放着什么?《清明上河图》里的店铺在卖什么?《滕王阁图》的斗拱结构是什么样?曲阜孔府珍藏的《三圣图》里的奥秘是什么?
这些让人好奇的问题,通过“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不但可以找到答案,还可以让观者“走入”画中、身临其境。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数字化汇聚、数字化共享,让这些纳山河万景、历上下千年的传世古画,生动呈现、焕发生机。
从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到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彰显时代精神、升腾中国气象。
一条运河,沟通南北;一桥飞渡,长虹卧波。
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始建于明代,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终点标志。
桥东岸,运河文化广场上游人如织,精美浮雕诉说着旖旎瑰丽的运河故事;桥西岸,“大运河新三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数字影像馆,以信息化手段全景还原大河前世今生……
文脉绵延、熠熠重光,唤醒了人们最深沉的运河记忆。
历经沧桑、生生不息,开辟了文明发展中的崭新境界。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体现的是“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重要思想、重要观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汇澎湃,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充满时代生机。
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是中华民族的无畏品格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品格。
“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在谈及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一个“敢”字,折射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在风雷激荡中挺立潮头,在闯关夺隘中开拓新局。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革故鼎新的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清晨,复兴号高铁列车从北京西站出发,一路向南,驶向雄安新区。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从空中俯瞰,南北走向的京雄城际宛如一条飘带,连接着北京与雄安新区。千年古都和未来之城正日渐紧密联系、相融一体,焕发出蓬勃生机。
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为时代标杆,走笔成千年大计。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智慧,“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的信念,“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追求……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也形塑着当代中国的崭新模样。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始终以创新为支撑。无论是在中华大地上耕耘繁衍,还是远涉重洋开创新的天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从“盘古开天”“神农尝百草”“夸父追日”的神话传说,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的志向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惧艰辛、迎难而上、勇于追梦的价值认同,滋养中华民族坚持守正创新的勇毅气概和执着精神。
河南南阳温凉河畔,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树木葱茏。这里见证着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医药的发展,铭刻着人类与自然疾病作斗争的历史。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医圣祠观古今,并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正是因为能够识变应变求变,中华文明才能历尽劫波从未中断,中华民族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文化建设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国家需要先进的价值观导航定向,社会需要能够凝心聚力的共识引领发展,大众需要明确的准则规范行为。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一起座谈。座谈中,总书记的一席话道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系: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无论是以“中国梦”唤醒中国人民最深厚的文化基因,还是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培元、凝神铸魂,不断增强国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源头活水,润泽千年。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纵深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迸发蓬勃活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征程上,更需要以史鉴今,更需要以中华文化开拓进取、不惧挑战的精神品格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守正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和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一件件文艺精品、一场场文化盛宴背后,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盛,是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
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述说着过去,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系列图书《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深受读者欢迎,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海内外热播,国潮文创、古风汉服等成为时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滋养美好新生活。
固本开新,绽放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时代华彩——
2023年5月20日,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中国文物工作者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在海底。
神秘的古代沉船,历经500多年,与深海考古队“相约”在万顷碧波之下。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繁衍壮大,把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历史、积淀成文明。考古工作者的双手拂去岁月的尘埃,揭示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基石所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时代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既要一脉相承、历久弥新,也应与时俱进、固本开新。以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文化创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能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变中求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人类追求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陈出新的历史。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年代逐梦现代化,对文明的信仰、对文明的珍视、对文明的坚守,至为关键。
2023年3月15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
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就能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中华文明统一性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白阳、徐壮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在近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统一的中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载体,维系各族命运,团结每个个体,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珍藏着汉藏蒙满四种文字的大藏经雕版。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央总馆兰台洞库1号库,实地察看版本保存收藏情况。这些用上等梨木、红桦木制成的雕版,历经数百年风雨变迁,依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总书记走进库架深处,仔细观摩珍贵文物,感受着古老文明传承至今的气息和底蕴:“这些雕版、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华文明长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建立在强大的文化认同之上。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观看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新疆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到陕西出土的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历史充分证明,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铸就了追求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这种统一性,蕴藏在自古以来的实践传承之中。
六合同风、四海一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历朝历代的中国人始终秉持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矢志不渝地追求统一、趋于统一、实现统一,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
这种统一性,熔铸成血脉里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脉络。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那是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我死国生,从容去”的壮怀激烈;那是为了研制“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深藏功与名的赤子之心;那是自愿守边陲的藏族牧民“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朴素情感;那是以身作界碑的战士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无悔誓言……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将个人、集体、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让我们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够团结凝聚、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铸就共同理想信念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登船来到刘公岛,登上东泓炮台遗址,并参观甲午战争史实展。
甲午之败后危难当头,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抗争求索,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史诗。
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一直想来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这是历史的教诲,也是文明的指引:统一的信念,维护统一的国家;国家的统一,熔铸信念的统一。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
因为融为一体,所以颠扑不破。从脱贫攻坚战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到改革大潮中“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非凡魄力;从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厚情怀,到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顽强意志……面对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文明的坚韧赋予中华民族共克时艰的坚强。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2022年7月3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900多件从北京故宫博物院精选的藏品跨越千里来港展出,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见证下,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签署了《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为香港融入祖国发展献上一份文化厚礼。
“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
一样的血,一样的梦。国土的统一、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文明的赓续,早已成为每位中华儿女的坚固信仰,共筑华夏儿女心手相依、团结奋斗的根基。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考察调研。当总书记对师生、对村民、对社区居民们讲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话音未落,现场千百个声音不约而同地响亮回答:“紧紧抱在一起。”
因为有着坚强统一的祖国,我们才能深入推动区域协作,让“山海情”隽永绵延,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得以“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因为有着坚强统一的祖国,我们才能在大灾大疫前坚持全国一盘棋,展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优势……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凡是国富民强的盛世,无不出现在“大一统”的昌明时代;而民不聊生的岁月,往往伴随着政权衰落、分裂割据的历史背景。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昭示我们凝心聚力,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
2022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人们发现,总书记书架上新摆放的照片里,加入了过去一年他同新疆各族群众、同香港同胞、同陕西老乡们在一起时的多个温暖瞬间。
“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不断凝聚共识,是中华民族一路闯关夺隘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进道路上,突出的统一性依然是我们凝心聚力、发展文化、复兴文明的强大底气。
从统一性,感受文化发展繁荣的要义——
2023年6月闭幕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品集中亮相。宜兴紫砂、龙泉青瓷、杭绣、东阳木雕、发绣、扬州漆器……丰富多彩的展品风格各异,共同组成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的图景。
文化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辨识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多元意味着丰富的文化形式,一体则展现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中国繁荣发展的文化,正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文化,是鲜明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它积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统一性,领悟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票难求。人们走进午门正殿,在开年大展“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中探寻砥砺奋进的家国情怀。
笔墨纸砚、诗书画卷……一件件饱含经世济国之情的展品,讲述着中华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歌颂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脊梁。
正是这股精神牢固凝聚着国人,支撑我们以分不开、打不乱、志不散的状态,跨过历史的沟壑深谷。
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冰雪健儿驰骋赛场取得骄人成绩,到亿万农民辛勤劳作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从各地基层干部扎根乡土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到无数医务人员不畏艰辛奋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深刻感悟到“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统一性,深刻认识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广泛地凝心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勠力同心、和衷共济,共同守护中华民族“根、魂、梦”,一定能够更好地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题:从中华文明包容性看中华文化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范思翔、成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包容四海、兼纳百川,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在新时代愈发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我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
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
在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各族儿女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
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润中,56个民族共同凝聚在中华民族旗帜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
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展现新活力、释放新动能——
在多元中铸就整体、在整体中百花齐放。
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又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浇灌更加艳丽的中华文化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聚新合力,不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北京西单商圈,落成不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漫步其中,人们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体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
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尊重差异性到增进共同性……新征程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和促进我国各民族进行更加广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这不仅与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紧密契合,更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中涵养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
敦煌莫高窟,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一面面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沧桑,见证着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华文化认同超越了地域、乡土、血缘世袭、宗教信仰,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用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
古往今来,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机——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百花齐放,礼乐和鸣,中亚各国元首在唐风古韵中,感受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与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特质——
西藏根培乌孜山南麓的哲蚌寺,气势恢宏。2021年7月,在西藏进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这是世界宗教发展传播的普遍规律。藏传佛教的发展,要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个“和”字,道出了中华文明不断衍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
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的中华文明,在学习、消化、融合、创新中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将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大国的胸襟与气魄,也是顺应时代、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强大智慧和力量。
以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洞库拱顶的飞天壁画,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这一作品选取敦煌壁画中的传统飞天形象,融入现代美学元素创作绘制而成,呈现别具一格的东方美学韵味。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光彩,成为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见证。
中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在新时代,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中华文明正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是中华文明生动多彩的画卷——
北京冬奥盛会惊艳世界;大唐芙蓉园梦回千年;北京中轴线、京杭大运河等一大批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绽放时代新韵……千古文脉一华章,今天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中华文明更加光彩夺目。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是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的道理。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生动描述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宝贵价值: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这是中华文明平等真诚的相待——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传来了胡椒、亚麻、葡萄、石榴等域外物产;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科技发明、养蚕技术也经此传向世界。
中华文化是世界的,更是民族的。
在“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关城,叮嘱“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山西云冈石窟,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强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都倍加珍视。如今,华夏大地上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对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理解:“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
这是包容差异、尊重不同的广阔胸怀——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
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讲坛,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不谋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的中国始终致力于为不同文明对话沟通提出方案、搭建平台。
6月15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这里成功采集。
这一刻,象征团结的体育之火、文明之火、和平之火,同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交相辉映。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必将绘就人类文明更加壮丽的画卷
从中华文明和平性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六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从中华文明和平性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六
新华社记者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指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胸怀为人类谋进步的光荣梦想,脚踏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吸吮绵延不断的文明养分,中华民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民族携手,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2015年9月27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伴随着密集的快门声,习近平总书记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一块红绸布缓缓拉下。龙饰、象首、凤鸟、展翅高飞的和平鸽,一个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由景泰蓝工艺制成的国礼展现在人们面前。
“和平尊”,这份国礼的名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尊’传递了中国和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这也是联合国宪章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担当,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2100多年前,汉代使者张骞“凿空之旅”出使西域,用“驼队和善意”写下东西方互利合作的篇章;600多年前,明朝官员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用“宝船和友谊”留下中外和平友好的佳话……历史上,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却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中华民族的昨天和前天,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谋进步的使命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理想相结合,提出一系列重大外交政策理念,丰富和发展了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向前。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是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的中国——
创造性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探索“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以“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的胸怀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维护世界和平探索新路径,为21世纪国际关系带来新气象;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以贯之推动共同发展的中国——
宣示“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强调“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持续推进落实,以共同发展的丰硕成果有力维护世界和平,让和平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这是笃行不怠践行多边主义的中国——
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倡导国际上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世界之大和合为尚,人间之美福祉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千年古都西安举行。文艺演出的尾声,中国同中亚五国歌手齐声高唱《美美与共》,在人们心中久久回荡。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同中亚五国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地貌,却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发展出延续千年的深厚友谊,给人以深刻启示。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人民很早就自觉思考“同”与“异”的辩证关系,懂得“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道理。
历史上,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谱写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创造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从历史性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出访期间致敬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从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沉的观照贯穿始终: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秋日阳光下,帕特农神庙的斑驳立柱被镀上一层金色。2019年11月12日,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神庙脚下的雅典卫城博物馆。
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观看。
“这是雅典娜女神刚刚参加完战争后休息、沉思,虽是一块很小的浮雕,却非常有意义。”陪同参观的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亲自当起“讲解员”。
“她在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帕夫洛普洛斯总统边听边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中华文明从不追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寻求价值相通、心灵契合。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
“总有一些人喜欢对我们指手画脚,而中国则是以实际行动帮助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议程。”谈及同中国的交往,肯尼亚前总统肯雅塔深有感触,“中国从不居高临下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正是非中合作的独特之处。”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的话语掷地有声。
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举行,吸引150多个国家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云”聚一堂。高朋满座,既是源于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对各国政党的吸引,也是源于中国对各种不同文明、不同现代化道路的平等尊重。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展现出一个与日俱新东方大国的博大胸襟:“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今天的中国,正以不断丰富的文明理念,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思想指引。
命运与共,大道不孤
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抉择,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2022年2月20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盛大的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出象征“更团结”的奥运五环和“天下一家”中英文字样,成为经典而隽永的瞬间。
不畏单边主义逆流,有效防控新冠疫情,中国如期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现了同各方“一起向未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充分反映了“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在国际社会没有市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文化的精神理想平和而坚毅,胸襟宽广而开阔,有着深切关注人类命运的天下情怀。
大国之大,不在于体量大、块头大、拳头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
面对日趋凸显的种种全球性挑战,面对世界上日益增长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中国以胸怀天下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样子——
从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到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劝和促谈……秉持蕴含着“讲信修睦”“兼爱非攻”智慧的安全观,中国携手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从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到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守护生的希望,再到协助多国公民从也门、苏丹等动荡地区撤离……秉承“弘义融利”义利观,中国同国际社会合力应对各类突发挑战;
从率先落实《巴黎协定》,到宣布“双碳”目标……弘扬“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观,中国同各方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饱含启迪。
“小圈子”解决不了全球面临的“大挑战”,“小集团”适应不了当今世界的“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个个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光芒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方案,正是因其胸襟、格局、担当之大,而更加凸显时代价值。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面向未来,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史的大国,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和贡献人类抱负的民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守正开新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矢志不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