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寰宇繁星如瀚彩,人生亘古一凡尘。禅境天籁聆妙曲,匠心斫琴弦自鸣。
  • 毛泽东:好生求德,修身养性,良善处世,信仰天人合一之大道。
  • 新时代地球村人类命运与共,全球共建更加和平发展美丽和谐的家园,全体共享人类发展成果,共创道行德盛道德王国
  • 习近平: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明朝郑和“发动机”是怎么横穿印度洋,跑到非洲

未分类 admin 1周前 (12-11) 46次浏览 已收录 扫描二维码

我国最早的地球仪诞生在元代。 赵友钦,宋朝皇室的后代子孙,元朝天文学家。 他在《革象新书》中提出了“日之圆体大,月之圆体小”,并于1267年完成论证地圆说。 赵友钦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全球”测绘的天文学家。 元朝天文学家札马鲁丁,在当年就根据赵有钦的测绘,制作了地球仪。 《元史·天文志》 (元史 卷四十八 志第一)记载,“西域仪象。世祖至元四年,紥马鲁丁造西域仪象:……苦来亦阿儿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郑和下西洋”可谓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他率领由近三万人,64艘“宝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最远到达了非洲大陆的东部,以及红海一带。

别说那个时代,即使过了一两百年,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至于后来哥伦布所谓的环球航行,在郑和面前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郑和那个年代是没有发动机的。那么大的“宝船”靠人力航行肯定是不可能的。那么“宝船”的动力从何而来?那个年代,是如何做到让那么多人在大海上航行数年的呢?

内容图片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用意

对于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很多大臣是反对的。他们觉得朱棣这是好大喜功,乱花钱。但是事情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有一明两暗三大目的。

第一个目的,也是明面上的目的,自然是弘扬大明的威严了。

毕竟明朝新立,而那个年代消息闭塞。很多周围的小国可能都不知道明朝已经将元朝取而代之了。

内容图片

更何况朱棣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他想让大明的影响力突破周边,能让更多的国家知晓明朝的富庶和强大,进而“万邦来朝”。

不过大明的威严可不是靠着赏赐换来的,朱棣也是个狠人,直接“以武服人”。毕竟郑和带去的那近三万人大部分都是禁军,真正的出使人员其实也就几百人。

三佛齐一带有个叫陈祖义的海盗,仗着手下有数千人手,竟然打起了使团的主意。结果被郑和轻松斩杀五千人,击沉战船十艘。陈祖义本人也成了郑和的阶下囚。

船队到达锡兰山国时,当地国王自以为是,不仅不出来迎接,反而打起了船队的主意。他派出五万大军突袭船队,然而郑和早就得到消息,于是采取调虎离山之计,突袭王都。当地王公大臣全都成了郑和的阶下囚。那五万大军群龙无首,很快便溃败了。

内容图片

船队到达苏门答刺的时候,恰好遇到当地发生叛乱,大臣苏干剌弑君篡位,自立为王。大明乃是礼仪之邦,自然不可能认可苏干剌。

对此,苏干剌十分气愤,于是出兵突袭郑和船队。结果苏干剌的军队被明军轻易消灭,苏干剌也成了郑和的阶下囚。再后来朱棣重新在宗室里选了一人,册封为苏门答剌国王。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使得沿途诸国都意识到了明朝的强大,这才争先恐后地前往大明朝拜。生怕去晚了被朱棣记恨上,引来灭顶之灾。

第二个目的,则是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

内容图片

明朝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农业已经完全恢复,手工业也蓬勃发展。随着很多商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朱棣这个皇帝自然要为这些富余的商品找出路了。

郑和船队赏赐给诸国王公大臣的,并非金银珠宝,而是明朝的高级手工艺品。

明朝的手工业水平远超诸国,这些王公大臣们在得到明朝的赏赐后,爱不释手,自然会想要花钱得到更多的“明朝货”。

虽然朱元璋曾经下旨“片板不下海”,但是朱棣打算借着“郑和下西洋”淡化此事。然后半推半就地放开海禁,让百姓可以从事对外贸易。

内容图片

此乃“国富民强”之计,只可惜朱棣在世的时候,此事推进缓慢。等他去世后,便“人亡政息”,没了下文。

第三个目的,自然是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了。

众所周知,朱棣并非正常继位登上皇位的,而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

然而他登基之后一直有块心病,那就是侄子朱允炆下落不明。留在皇宫的只有一具无法辨认的尸骸。就连这人到底是不是朱允炆都无法确认。

内容图片

在朱棣看来,朱允炆不足为虑。他真正担心的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这些人可以打着朱允炆的旗号起兵叛乱。到时候会有不少人起兵响应。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朱允炆才是“正经天子”。

为此,朱棣派出给事中胡濙以寻访名山大川的名义,暗中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然而胡濙将整个大明翻了个底朝天,朱允炆却音讯全无。

既然大明找不到,那么朱允炆很可能逃到海外了。而去海外寻找朱允炆的任务,就落到了郑和的身上。

郑和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停留数月之久。而他手下更是有不少锦衣卫,这些人每到一处,就四散开来,收集关于朱允炆的信息。

内容图片

只可惜这么多年下来,朱允炆的下落依旧是石沉大海。

没有“发动机”,船只是如何在大海上航行的?

郑和出行,接近三万人却只使用了64艘宝船,这宝船的巨大可想而知。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宝船与其说是船,不如说是海上的“移动城池”。简直是一尊庞然大物。

这宝船行驶在大海之上如履平地。一艘宝船能装下数百人。而且船上设施完备。不仅有厨房、餐厅,更是有洗漱区域和娱乐设施。

如果不看窗外的景色,很多人甚至觉得和陆地上没有区别。人们甚至不会感觉到海面的跌宕起伏。

内容图片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宝船十分的沉重,重心十分稳。这么巨大的船,想要让它在海上移动,动力源就十分重要了。

如果使用船桨划船,显然不现实。但是那个年代又没有“发动机”,如何让这么巨大的宝船动起来呢?

答案是“风力”加“人力”的办法。

说起“风力”,自然是用船帆了。不过当时明朝的船帆可是比西方先进了不止一星半点。当时西方的船帆都软不拉几的,风一吹就可以鼓起来,这种帆船只能被风牵着鼻子走。

内容图片

但是明朝的船帆就不一样了,属于硬帆。船帆用特制的木条撑开,形成一个平面。同时桅杆也可以转动。这样便可以随意调整船帆的角度,来利用风力,让宝船往郑和希望的方向前进。

而后来西方探险家的帆船,就是大量“参考”“借鉴”明朝宝船的设计。

而“人力”方面,这些宝船则配备了名为“长橹”的装备。

这些长橹看上去有些类似船桨,但是他们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都不是船桨可以比拟的。在宝船的船身上有一些大号孔洞,这长橹就从孔洞中伸出。水手只需要在一头转动长橹,长橹就能自行划水。

内容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长橹十分巨大,往往一根长橹需要数人操纵才能划动。而且为了能够确保宝船能往正确的方向航行,还需要有人在上方观察动向,同时有人居中指挥,不断调整两边长橹的速度和力度。这体现出了明朝水手强大的组织能力。

当然,长橹对于体力的消耗巨大,往往只是作为船帆的补充。尤其是逆风、无风的情况下使用。正是“风力”与“人力”的配合,才使得明朝船队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能驰骋大洋,在海上畅通无阻。

这样的实力,西方花了数百年才得以赶超。


道德网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明朝郑和“发动机”是怎么横穿印度洋,跑到非洲
喜欢 (0)